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汇编》,共收录23个案例,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自自动化”,是国电南自最大的子公司)报送的“江苏南京电力自动化制造企业工业生产绿色智慧用能实践”成功入选,为南京唯一。从实施成效来看,项目总体生产效率提高42.48%,能耗降低8%。“绿色生产力”如何炼成?6月25日,记者来到国电南自寻找答案。

  走进国电南自江宁园区,记者就看到光伏停车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光伏板是园区的“老朋友”了,早在2018年,部分停车场顶棚和办公楼就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为334kW(千瓦),一年发电约30万千瓦时,可节约电费约24万元。南自自动化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勇刚介绍,“目前在建的二期车棚光伏约为1.4MW(兆瓦),后期园区所有厂房屋顶都将安装上光伏,我们未来整个园区的新能源用电替代率有望达到50%以上。”

  从国电南自江宁园区能碳管理平台上能够正常的看到,截至6月25日上午11时21分,该园区清洁能源利用小时数已超过18480小时。光伏、冰蓄冷水储热、风机、储能、充电桩……各类能源共同构建起一个更绿色更生态的园区。想要更好地运用绿电,虚拟电厂就是背后的“最强大脑”。

  虚拟电厂,正是国电南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电厂怎么会是虚拟的,它又是如何运行的?原来,这是一种新型的资源整合形式,基于物联感知、边缘计算、市场交易等技术,聚合多种灵活资源,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以促进电网供需平衡、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南自自动化研发中心厂站所技术专家余帆介绍,去年12月,江宁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今年年初江宁开发区虚拟电厂管控平台建设真正开始启动。国电南自作为虚拟电厂平台建设的牵头企业,结合江宁开发区产业特色和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自主研发了能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从技术到运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支撑,包括:用户资源的调研、企业方的接入、平台的运营等,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现已完成第一个系统集成测试版本的上线余家企业接入管控平台做系统集成测试。通过接入和聚合光伏、冰蓄冷水储热、风机、储能、充电桩等各类能源,参与整个电网的友好互动,为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节能降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能碳虚拟电厂管控平台通过持续采集用户侧运行数据,当发现有能源浪费的情况,将进行预警提示,从源头上推动节能降碳;同时,结合当前的光储充(即“光伏+储能+汽车充电”)协同场景,给出一些能源系统优化的建议,不断的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效率。目前,国电南自在全国多地开展了结合当地政策的园区型与区域型虚拟电厂的建设实践,涵盖了分布式电源、用户侧储能、充换电站、温控负荷、工商业负荷、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等多种资源聚合调控场景。

  “能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因为我们有着许多绿色发展的亮点。不仅有绿色能源,还有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远程运维等。”张勇刚骄傲地说。据介绍,三年前,国电南自正式将“绿色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写入顶层设计,立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工厂”双建设,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步入园区的智能车间,就看到一排排机械臂挥舞忙碌。在IQC(来料质量控制)自动测试区,有互感器自动检验测试设备和继电器自动筛选设备。张勇刚透露,继电器自动筛选设备在2015年左右就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成为电力行业的“先行者”,去年更新升级了二期设备。相比人工操作,IQC筛选效率提高200%,测试准确率提高至100%。另一侧,一个通体白色的智能立体仓正自动分配着元器件,通过识别二维码,与HMES制造系统实现信息互联,实现工单自动备料出库,200多种物料也能做到“忙而有序、繁而不乱”,大幅度的提升了表面贴装工序效率。

  从制造到质造,再到如今的智造,国电南自通过“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云端化”四部曲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高效、柔性、可靠的生产模式。“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综合能耗。”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三年来,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降低9.5%,单位产品产量综合能耗降低17.8%。同时,国电南自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所有的环节,将包装从木质换成了纸质,大量采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积极采用AGV(自动导引车)智能物流和绿色运输,推行无纸化移动办公……绿色低碳转型,亟须形成合力。“我们会定期给我们的供应商做相关培训,传递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合作共赢,共创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张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