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在凤台县建设的丁集一期水面光伏项目。本报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谢 睿 摄

  阜阳市阜合产业园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在对风力发电传动链主轴部件来安装作业。(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肖本祥 摄

  近日,亳州市谯城区药都大道一处楼顶,实施工程人员正在安装光伏板。本报通讯员 梁西海 摄

  “乘风而起,向光而行”。盛夏时节,行走在皖北大地,湖泊水面、道路两旁、村居屋顶,一组组光伏板装点而成的深蓝色海洋,在阳光下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一个个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开花,迸发出蓬勃昂扬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皖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统筹能源、资源、要素、区位等优势,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链式思维谋划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大兵团、阵地战、集群化、强保障”思路,聚集群、提品质、补链条、拓市场,形成多域联动、特色彰显、优势互补、绿色低碳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助力皖北地区全面振兴。

  在淮南市潘集区的采煤沉陷区,一个个太阳能组件井然有序地排列在6000亩水面上。年发电约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年节约标煤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万吨。

  面对能源危机和“双碳”目标,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已成为广泛共识。随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皖北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淮南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城市,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6个国家级煤电基地之一、“皖电东送”主战场,全市煤电总装机规模达1521万千瓦,占全省的27%,有力保障全省和华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淮南市以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聚焦“资源+产业”双向赋能,一手抓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起的产业“强筋壮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创新“光伏+”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打造采煤沉陷区水面综合利用创新示范,实现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23年底,淮南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16.5万千瓦,同比增长57.1%。2023年先进光伏增速全省第一。

  日前,记者来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水面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丁集水面光伏一期现场,水面上一排排光伏板连接成“蓝色海洋”,正在源源不断“捕捉”太阳的能量。

  丁集光伏一期项目预计运行寿命25年,全部上网电量超过50亿千瓦时。“现如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已建成的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25万千瓦。”该集团新能源发展事业部资深主管李安告诉记者。

  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煤炭曾是淮北最大的骄傲。2009年,在被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淮北被贴上“高开低走”的标签:产业体系单一、经济稳步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淮北确定“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定位,全力构建“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一手抓煤电等传统能源优化升级,一手抓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4月28日,淮北聚能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建设项目在该市烈山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是安徽省“十四五”重要支撑性电源项目。2025年底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发电量59.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5亿元,将成为安徽电网的主力电厂。

  4月30日,华电安徽新能源濉溪县临涣风电场项目(二期)开工建设。项目拟布置2台单机容量6.66MW和4台单机容量6.67MW的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0MW,建成后预计每年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1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

  闲置屋顶变电站,也能实现晒太阳赚钱。“夏季光照好,目前每天发电7000千瓦时上下,节约电费约1400元。”6月3日,在亳州市安徽金沙河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屋顶光伏发电站现场,管理副总殷天慈和记者说,该公司屋顶光伏发电站一期装机容量1.55MW,年发电量约240万千瓦时,二期工程完工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8.5MW。

  截至2023年底,亳州市新能源并网装机总规模408.4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省第5位。2023年,该市新能源发电60.85亿千瓦时,居全省第2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6%,占比居全省第1位。

  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激活了皖北地区奋进崛起的“新引擎”,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储备了源源不竭的新动力,将无限的风光资源转换为绿色产业,真正变成“绿电宝库”。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的伊特纳能源科技(淮北)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全自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高速运转,进行太阳能电池片的红外焊接作业。

  企业副总经理周新阳介绍,伊特纳主营第二代高效太阳能电池及建筑外墙太阳能发电BIPV光伏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年税收1亿元。

  近年来,淮北市抢抓新能源产业迭代升级、加速发展机遇,坚持系统布局、重点发力,抓招商、建项目、育企业、延链条,着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聚链成势、集群发展。

  先进光伏产业方面,淮北市现有规上工业公司11家,集聚在先进光伏中游和下游环节,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5.4%;在建项目13个,涉及先进光伏中游和下游环节,计划总投资145.4亿元,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

  新型储能产业方面,淮北市以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主,大多分布在在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加快布局。锂电池产业现有规上工业公司24家,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7.6亿元;在建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78.7亿元,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已成为皖北地区推进能源革命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皖北各市坚持高位推动,把光储产业作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突破口,聚焦“专班+企业+商协会+基金+科研院所+产业对接平台”,推动实施新能源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大兵团作战。

  在位于涡阳经开区阳港产业园区的亳州市道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户用光伏逆变器。

  6月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种物料被分拣后送入洁净的组装车间,工作人员对照电脑显示的安装图纸,完成光伏逆变器组装。“经过检测合格后,就可以投放市场。”现场负责人葛颂说。

  光伏发电板所发的直流电要转化成家电使用的交流电,光伏逆变器设备是其中关键。该公司一期项目于去年5月正式投产,主要生产户用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集成产品,2024年预计年产值可达到7亿元。此外,用来生产混塔制造和风电主机的二期工程也即将投产。

  目前,以亳芜华东光能电池及组件、涡阳道阳电源光伏设备、谯城四维能源储能设备生产为基地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初见规模。

  链式发展,是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基本规律。随着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多元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划片、切割、串焊、叠焊、成品测试......经过多个流水线工序生产加工,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包装完成后交付客商。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凤台县凤凰湖开发区的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凤台光伏产业基地,明亮的车间内完全自动化的生产加工机器在繁忙运转。

  “围绕先进光伏产业链,产业链上游硅片多晶硅清洗已有中能布局;产业链中游组件、电池片已有中环、国晟、益恒布局,组件配套边框已有国晟、汉睿布局;产业链下游水面光伏浮体、光伏支架、追踪支架、汇流箱、逆变器电子元器件已有阳光电源、凯盛重工、国晟、灿邦、能启布局。”淮南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陈涛告诉记者。

  目前,该市初步形成以光伏多晶硅清洗利用、光伏玻璃镀膜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组件配套、光伏电站及光伏设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光伏产业链和锂电池电解液、储能电池、储能系统PACK、储能电站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链。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先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聚企成链、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2024年4月底,淮南市新能源产业企业79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1月至4月,新能源产业规上公司实现产值14.26亿元,其中制造业实现产值10.17亿元。一季度,先进光伏制造业产值7.42亿元,排名皖北第二,同比增长75.6%,增速全省第一。

  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对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能源规模产能的不断膨胀,带动了慢慢的变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皖北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

  初夏时节,在利辛县阚疃镇茨淮新河的堤坝上,一望无际的蓝色光伏板闪闪发光,正在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这里是信义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四期工程占地面积约5380亩,是亳州市最大的光伏电站。

  信义新能源(亳州)有限公司值班长潘飞龙介绍:“吸引公司追加投资的,不仅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光照,还有优越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多个标志性项目在皖北地区相继建成投产,助力新能源产业茁壮成长。这背后,是地方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创造更优环境、建立更强支撑、提供更实保障,助力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夯实信心决心。

  3日内完成外商独资企业工商登记,30天完成签约,100天建成投产!投资168亿元的中环新能源在凤台县的成功投产,创造了“淮南速度”。目前,一期、二期的2GW的先进组件和6GW的高效电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80亿元。

  5月25日,阳光电源分别与寿县人民政府、中环低碳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入驻和新能源光伏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成立,新能源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和技术创新再添新成果。

  淮南市聚焦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集聚,持续完善“定期调度协调+协同联动服务+要素支撑保障”工作机制,做到上下贯通、横向协同、一体推进、整体突破。

  如今,该市集聚了投资168亿元的中环新能源、投资106亿元的国晟异质结等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120家,13个总投资290亿元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4个总投资90亿元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计划开工。

  园区是工业主战场,产业培育聚集区也是推动工业高水平发展的主阵地。皖北各市聚焦产业承载县区、园区“有形阵地”和商品市场拓展“无形阵地”,着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不断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共同发力打好新能源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阵地战。

  “新能源产业制造项目今年产值预计可突破20亿元,未来5年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涡阳经开区阳港产业园区,道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鲁小双和记者说,涡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项目服务“四不两直、贴心服务、现场交办、无事不扰”四步工作法,快速缩短了项目审批环节和时限,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近三年,我国光伏产业扩产投资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存在产能阶段性供大于求的风险。当前,新能源产业正面临行业洗牌,受此影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愈加激烈。

  “2023年,淮北市新能源产业产值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8%,其中光伏制造产业仅占0.4%。新能源领域总体缺乏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链主型企业。”淮北市工信局综合法规科科长冯皓坦言,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等细分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倒逼技术迭代升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淮北市将主动求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为重点,抢抓转型机遇,妥善应对挑战。”淮北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这个的人说,将坚持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推进,通过扩大项目投入、坚持创新引领、梯度引育企业、合理分工布局、优化产业生态,力争到今年底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

  “绿电”发展动能充沛,延链强链集群崛起,提升服务全力护航。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一个个产业集群正蓄势腾飞!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皖美达人 播动安徽 2024安徽省电商直播大赛启动

  宣城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完美收官宣城市宣州区获3金2银

  皖美达人 播动安徽 2024安徽省电商直播大赛启动

  宣城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完美收官宣城市宣州区获3金2银

  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人民教师“心与心愿”教育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在2024年长三角“U16”城市跆拳道俱乐部联赛中,合肥市伦先小学跆拳道校队的小将们竞技项目斩获8枚金牌、9枚银牌、2枚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