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我国电力产业有着推动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变电站才是智能变电站?其结构组成如何?具体与传统变电站又有哪些区别?下面的文章将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简单介绍。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使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釆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具有典型“三层两网”网络结构,即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将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相关联,实现智能变电站相关功能。通过信息共享,站内不重复釆集保护故障信息和远动信息,确保变电站内信息的唯一性。
站控层是由许多个管理子系统(例如自动化系统、站域系统、监视控制管理系统、对时系统及通信系统等)组成,是智能化变电站内管理层面的最高层。
间隔层通常包含由许多二次设备组成的子系统(如继电保护及系统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器、安全稳定装置和具有监视测量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等)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是指位于过程层和站控层中间的二次设备。
过程层包括智能变电站内一次设备及其附属的智能元件,一般包含站内主变压器、各类互感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一次变电设备和设备上的具备智能化功能的各合并单元以及独立的智能终端等。
(1)应用多种类型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智能化主要是依靠其控制、测量、保护及报警等附件上进行智能化处理,通过具备智能化功能元件实现设备的智能化。
(2)过程层大量使用光纤以太网网络交换机,能够很好的满足智能变电站对包括电压电流釆样值、设备正常运行状态量以及交换控制指令等信息在内的传递需求。
(3)采用大量光缆敷设在二次系统,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网络化功能是通过对站内各层网络的建立完成的,传统变电站的控制电缆基本被光缆取代,光缆可传递二次设备间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指令等信息。
目前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是成套设备在线%;价值量第二的是继电保护、系统改造,占比为28.26%;价值量第三的是光电互感器,占比为14.49%。
以上就是有关于智能变电站的定义、结构组成和与传统变电站的具体区别的全部内容,如还想知道更多电力产业的相关联的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分析栏目。
本文由作者AG发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全球化智库CCG:2024年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分析(51页).pdf
瑞欧科技:2024中欧美食品接触材料(FCM)合规白皮书(30页).pdf
神策研究院:2024银行渠道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白皮书(30页).pdf
用友:2024中央企业数据资产化及数据资产入表场景建设白皮书(27页).pdf
京东健康:2024京东买药叶黄素护眼选购白皮书:EYE护双眼素速开始(34页).pdf
智享会:变革下的组织与管理者思维转变-2024企业管理者心智白皮书(116页).pdf
腾讯研究院:2024向AI而行共筑新质生产力-行业大模型调研报告(79页).pdf
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2024 DIIRC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十大趋势报告(66页).pdf